近日報載,準衛福部陳時中部長對於醫療困境發表「具名審查對醫師造成太大壓力,不宜再推」、「醫療是個服務業,接任後希望讓醫界人盡其才,讓業務更有效率」等發言讓本盟深感不滿與失望。
公開透明、堅定改革是蔡政府不斷強調的核心價值,新任衛福部長卻不顧人民對蔡政府深切的期待,大開民主法治倒車。新政府上任初期,在林奏延部長及李伯彰署長的努力下,踏出了雖不足但穩定的第一步改革步伐如受僱醫師納入勞基法在108年9月1日全面納入勞基法,並就十大配套依時程推動中;健保核刪制度採雙審制度且審查醫師需具名;取消重複評鑑次數,推動評鑑制度簡化及明確化並已在今年開始落實。
陳時中準部長是蔡政府醫療政策小組召集人、醫療政策白皮書撰寫人,我們認為在打著公開透明、堅定改革旗幟的政府團隊中,衛福部部長應該是健保改革的掌舵者、重砲手,對於醫療改革有更高的要求、更強烈的渴望。但從這幾天陳準部長的發言來看,不僅不體恤基層第一線人員的辛勞,表示醫療是服務業,更認為健保審查具名應該停止推動,雖然事後改口視成效調整,但已顯示陳準部長對於改革之路並不堅定,對於醫療困境也沒有覺醒。深怕改革之路只走了最初的一哩路,醫勞盟請陳準部長明確的表示:
一、對健保審查是否會再重回黑箱復辟?許多健保給付規範並不明確,造成過去審查標準紊
亂,衛福部需做的是制定更完整的規範讓審查醫師遵循,而不是取消具名。
二、陳準部長既是蔡政府醫療政策白皮書撰寫人,對於受僱醫師納入勞基法的看法是依進程
在107年公告,108年9月1日全面納入勞基法,或是能更果斷、更有決心的提早進程?
三、醫療改革還在最初的第一哩路,陳準部長對於分級醫療、家庭醫師制度的落實與推動;
健保費用給付與評鑑結果脫鉤;評鑑制度簡化;醫療暴力的預防;護病比規範於醫療法
或相關法律內等改革里程碑的具體做法。